這個夏天, 已經看了三齣舞台劇. 一是相聲瓦社的 "兩光康樂隊". 二是表演工作坊的 "陪我看電視", 三是果陀劇團的 "傻瓜村".
(陪我看電視劇照)
(圖片來源: 表演工作坊 http://www.pwshop.com/performance_light_years.php)
(傻瓜村的演員... 天啊... 賴雅妍妳的妝...)
(圖片來源: Sina http://ent.sina.com.cn/h/2009-07-24/10492623347.shtml)
以笑點來說, "兩光"和 "傻瓜村" 的爆笑程度差不多, 兩光是以諷刺時事為主, 傻瓜村的笑點由一連串的傻人傻事傻對話組成, 感覺比較刻意. 而 "陪我看電視" 不是以賣笑為號招, 但是卻也有意外的笑點.
以舞台效果來說, "陪我看電視" 的舞台變化最大, 跨越30個年頭的 7個場景都很具有代表性. "傻瓜村" 的道具背景很簡單, 但是中央的主道具可以做360度的旋轉, 可以配合人物可以在各種角度作出不同的效果, 我滿喜歡的. 至於兩光康樂隊,因為是相聲, 所以重點不在舞台道具, 就此略過不提.
以故事來說, "陪我看電視" 最好, 淚中帶笑, 發人深省, 而且越看到後頭越精采. "兩光康樂隊" 是純粹的笑劇, 批評時事能騷到癢處. "傻瓜村" 似乎是想傳達些什麼給觀眾, 但是我覺得歡樂有餘, 深度不足. (註)
以表演來說, 三部戲各有千秋, 各有亮點.
"陪我看電視" 除了方芳是台灣演員之外, 是由一群大陸演員組合成的, 我聽過名字的只有張靜初而已. 這部戲剛開始看總覺得有點哪裡不對勁, 可能是大陸口音的關係吧? 使得他們的表演看起來特別做作, 好像在演講比賽似的. 不過看了一, 兩場之後, 也就習慣了. 我覺得特別出色的角色, 是 垃圾堆的流浪漢(方芳飾)和 麵店的老闆老張 (方旭). 方芳這樣的演員真是了不起. 演什麼像什麼也就算了, "反串" 還能做到唯妙唯肖就真的不簡單. 她站在舞台上, 我都不知道她到底是"她", 還是"他"了, 總之就是活脫脫一個瘋癲的流浪漢.
麵店老闆 (方旭是誰我不知道.... ) 把那股老實鄉下人的憨勁表演的很到位. 不過話說回來, 我也沒親眼看過什麼老實鄉下人啦, 所以說 "到位" 有點不太對. 大概就是看起來很老實, 很能引人同情吧. 再加上他的角色最讓人有共鳴, 老好人一個, 好心助人卻吃了大虧, 最後因禍得福, 這樣的人物當然會讓我鼓掌叫好.
"傻瓜村" 裡的李立群, 陳幼芳, 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李立群不必多說, 大家都熟, 大部分愛看舞台劇的人也都愛他的舞台, 大抵是有他在戲都會有趣啦. 陳幼芳, 真高興她繼光陰的故事裡面刻薄的朱夫人之後, 再度活靈活現地演出傻瓜村裡的傻大娘. 李立群和陳幼芳這對舞台上的傻夫婦真是傻得有默契啊. 雖然我得說這齣戲真的編得很"刻意" 啦, 但是他們兩個一搭一唱的輪番扮傻, 可逗得觀眾笑哈哈.
還有, 因為我是 "光陰的故事" 迷, 所以當然也喜歡賴雅妍演的天仙般美麗的傻姑娘. 說真的, 她大概是長得一臉聰明吧? 感覺就是不夠傻, 而是可愛. 不過, 我很喜歡她用慢動作同手同腳走路的傻樣, 竟然有種獨特的美感... (是我想太多了吧?)
說了那麼多, 都快忘了提 "兩光康樂隊"的表演. 相聲瓦社這兩個台柱; 馮翊剛與宋少卿, 這麼多年這麼多場演出, 在舞台上已經走出自己的風格了. 我聽得相聲不多 (不過, 正宗的魏龍豪吳兆南當然是聽過一些), 對相聲的認知有限, 但是我覺得好的相聲演員, 應該可以有說服力地把那些不一定屬於自己的故事, 變成自己的故事, 編成相聲來'抖'給觀眾聽, 讓觀眾捧腹大笑之餘, 還能對社會百態有些反省吧. 就我主觀而不一定正確的觀點而言, 馮翊剛與宋少卿應該是很好的相聲演員, 起碼在我看了 "兩光康樂隊" 後, 有這種感覺.
好晚了. 睡覺去.
註: 我看 "傻瓜村" 的時候, 曾想到主角 "馬正賢" 和詛咒村子的人 "陳阿土" (是叫阿土吧? 反正就是某個姓陳的人) 是否在暗喻台灣當代的前後任兩個總統? 我相信多少是的. (事後證明, 的確是.) 可是那諷刺的意味又不太明顯. 整齣戲幾乎都在強調這村子裡的人有多傻, 雖然可愛, 但是真的, 越看, 越覺得那是可悲. 村子的人明明渴望能得到智慧, 明明渴望能愛人, 卻因為詛咒而天生不能, 這難道不可悲? 最後一場戲, 故事似乎試圖告訴我們傻瓜村的人們因為詛咒解除變聰明後 (正確說來, 是擁有正常人的智慧), 並不都是快樂的. 但是這點在舞台上, 那種反差沒有表現的夠好. 也沒有讓我有多少認同感. 因為我的意識形態上, 就是跟 "馬正賢" 的態度一樣, 覺得 "無知" 是一種悲劇, 而 "知識" 才是快樂吧?
事後查了查Google, 原來這齣戲的原劇本是百老匯劇作家 Neil Simon的作品, 主要是用來諷刺美國自由資本主義面對共產主義, 那種自以為自己的信念才是真理, 而別人的信念是無知, 試圖改變別人, 結果卻適得其反. 我沒看過原劇, 但是只能說, "傻瓜村" 拿到台灣 (或中國?) 的社會做背景, 拿現在的政治環境作諷刺, 就這點而言, 改編的並不巧妙也不成功. 但是若以逗觀眾開心地笑了三個鐘頭的這個角度來看, 這仍算是個成功的舞台.